康复之路“新起点” | 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床旁早期康复显成效-技术之光-荆门市中医医院 荆门市石化医院
康复之路“新起点” | 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床旁早期康复显成效
发布时间:2025-07-27 浏览:89

在骨外科的医学长河中,手术技艺的进步,照亮了无数患者的康复之路。今天,我们将通过三个生动的手术案例,共同探索现代骨外科的精湛技艺与人文关怀。

从髋关节置换到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解决,再到复杂骨折的攻坚克难,每一个案例都是医者智慧与勇气的结晶,更是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之旅。

从手术台到病床边的“零时差”康复接力,近年来,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的“床旁早期康复”实践,不仅跑赢了肌肉萎缩的“72小时黄金期”,更跑出了患者满意度和康复效率的“加速度”,为骨伤患者铺就了一条温暖高效的康复之路。

“术后第五天手臂能抬30度,短短几天后就已可以举过头顶。”7月11日,被安排在针灸科继续做针灸康复治疗的王先生说,手术后左手中指、无名指抬不起来,在骨伤一科中医特色治疗室接受浮针治疗两次后,手指活动如初。

43岁的王先生因摔倒致左侧肱骨骨折。入住市中医医院后,经医疗团队会诊讨论,为他制订了个性化的ERAS(加速康复外科)治疗方案,旨在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,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应激反应,加速患者康复。该方案包括从术前对身体状况的全面评估,制订精准麻醉方案,术中最大程度减少创伤,再到术后精准的疼痛管理、早期活动和科学饮食指导。

骨伤一科自开展床旁早期康复以来,团队不断学习,总结经验,优化护理,全力构建“有温度、有品质、有效率”的优质服务体系。在骨科领域,他们更推行预康复理念(术前优化肌力/心肺),术后无缝衔接ERAS方案,结合先进设备(如肌骨超声、肌电图)精准评估风险,实现术后即刻疼痛管理与功能恢复。

在骨伤一科主任办公室,一位脖子上挂着绷带前来复查的女士告诉科主任戴贺:“虽然手术才一个多月,但我感觉手臂、手指的活动和受伤前一样了。”说话间,她轻松地举起了随身携带的装满500毫升水的矿泉水瓶进行演示。

“肌肉‘闲置’超过72小时,废用综合征(因长期不活动导致的肌肉萎缩、关节僵硬等功能退化问题)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。康复绝不能等到术后拆线才开始,那样往往已错过黄金干预期。”戴贺与团队深知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性,正是基于这种认识,该科“床旁早期康复小组”应运而生,将康复的接力棒从手术台直接传递到病床边。其核心目标,就是打破“卧床静养”的传统思维,主动预防废用综合征,让患者切实体验到住院时间缩短、康复速度加快、并发症风险降低的显著获益。

骨伤一科

荆门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目前开放床位60张,共有医护人员23人,其中正高级职称3名,副高级职称1名,中级职称3名,硕士研究生2名,博士研究生1名(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、论文 SCI12 篇),科室整体技术力量雄厚,人员结构合理,设备先进完善,其医疗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处于荆门市领先水平。

2002年以来,骨科先后荣获“湖北省青年文明号”和“湖北省杰出青年文明号”示范岗;2012年更名为荆门市中医医院后,科室先后获得“湖北省工人先锋号”、“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”等荣誉称号,属于“同济医院骨科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”、湖北省“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诊疗联盟”成员、2022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授予我科“创伤骨科ERAS示范病房”。骨伤一科旨在推进ERAS快速康复理念,专注微创化手术技术应用,打造无痛化骨伤科特色病房,是荆门地区全面开展脊柱内镜、肩、肘、髋、膝、踝关节镜等微创技术的省级中医重点专科。科室秉承中西结合,筋骨并重的理念,采用骨折手法整复、小夹板固定、功能锻炼、中药内服外敷等手段治疗四肢骨折、关节脱位以及骨关节炎、骨髓炎、骨折不愈合等骨科疾患。


【骨伤一科联系电话】
科主任戴贺:15671868188

护士长潘江萍:13477567571


【心血管病科地址】
荆门市中医医院二号住院楼10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