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理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,而叙事护理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,它通过倾听和分享患者的故事,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。
杨叔叔是一位需要周期性免疫治疗的肝癌患者,可他的“好心情”却溢于言表,他不仅能记住每一位护士的名字,还会跟每一位护士都有说不完的话,可是杨叔叔的妻子却告诉我,杨叔叔在住院期间有很多担忧,焦虑。
他这种截然不同的反差引起了我的关注。早晨巡房时我跟杨叔叔打招呼:“您昨晚睡得怎么样啊?”想着用亲切的话语给他带来一份儿好心情。

恰好称换药时,我说:“杨叔叔,咱病房里就缺像您这么积极乐观的人,好心态能感染周围的人,可比护士安慰百句话都有用。”
杨叔叔先是一怔,转而腼腆的说:“哈哈,多活一天就是赚的。其实,我也靠每天给自己打气度日啊。”
“杨叔叔,是有什么事让您给自己打气呢?”
“你还记得一年前我大出血吗?一只脚踏进鬼门关,那时候我以为自己快死了,活不了,去了ICU一定回不来。”
我回想到当时那个场景,他一定很绝望,于是我便问:“那段日子很艰难吧?”
杨叔叔:“往事不堪回首啊,即使到现在,我也时常噩梦,时常流泪。”
我:“常言道,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,现在还会梦到,是您对那段经历始终无法释怀吗?”
杨叔叔:“是啊,被你看出来了,我捡回一条命,但是我的生活也因此惴惴不安。我害怕一个人,一个人常常莫名陷入担忧情绪的深渊无法自拔,但是我更不想家人被我捆绑,他们要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,因此也是阿Q精神吧,用乐观来隐藏自己的担忧。”
我:“杨叔叔,我似乎有点明白您的感受,那您能说说担忧的原因吗?”
杨叔叔:“我能挺过上一次的死神,我真觉得是赚到了,往后的每一天都像是上天的馈赠,可是我反复入院,花费了很多的人力、财力,我不想像个‘拖油瓶’一样拖累他们。”
我:“您什么时候会有这种感觉呢”
杨叔叔:“家人轮流照顾我的时候,我会觉得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,却还是想尽办法来照顾我。”
我:“那这个‘拖油瓶’给您带来了什么影响呢?”
杨叔叔:“一旦‘拖油瓶’想法冒出来,我就想为什么不是上次一走了之呢?我走了一个家庭就太平了。但是我确实是没活够呀,还牵挂着家人。我强迫自己表现得很乐观,一个人也行,让家人去做自己的事。可是她们一走,我就马上胡思乱想,陷入矛盾的漩涡。”
我:“如果这个‘拖油瓶’不在的话会怎么样呢?”
杨叔叔:“那我肯定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天伦之乐吧,其实我很爱老婆及孩子,很害怕失去她们。”
我重重地点点头:“是的,那您有想过家人对您的爱又是什么样子的吗?”
杨叔叔:“我没想过啊,我只觉得我给家人添麻烦了,久病床前无孝子,我猜她们母女俩应该厌烦我了吧?”
我抓着杨叔叔的手宽慰道:“我看到的情况和蔡叔叔的猜想有点
不一样哦,其实啊,您的家人专程来找我聊过了。”
杨叔叔眼神闪过一丝惊讶:“真的,她们来找你聊什么呢?”
我:“正应了您说的担忧,其实她们看出来了,跟您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啊。您与您的老婆是认识,了解,相爱,相知,相守,一切都是缘分,子女是父亲一辈子行善,上天多给了一次生命,好让她有时间尽孝。可是言语间您总是推开她们,所以她们想找我帮忙呢,想办法让您心安理得地接受她们的陪伴。”
杨叔叔:“真的吗?”
我:“真的,而且您的家人还说,她们陪伴照顾您毫无怨言,更不想让您有心理负担。”
杨叔叔:“是的,我感觉到了,她们总是小心翼翼,生怕我看出来。”
我:“杨叔叔,您能感受到这些细微的变化真了不起呀,那我们要赶走‘拖油瓶’吗?”
杨叔叔:“当然要,我好像看到了一群蝴蝶围在我身边,有种徜徉山谷、如释重负的感觉,还有家人和可爱的护士小姐姐们给予我的力量。”
后来在病房里总能听到杨叔叔和家人的对话,是滋养心灵的话语。
我知道,是杨叔叔真正接受了自己不是家人的负担,至少在住院期间他不会再有“好心情”包裹下“拖油瓶”的担忧了。
通过与这位患者的交流,我明白了叙事护理的真正意义。它不仅仅是对患者身体的护理,更是对他们心灵的关怀。我们要倾听患者的故事,理解他们的痛苦和需求,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爱。在护理工作中,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。但是,只要我们心中有爱,就能用温暖和关爱去化解患者的痛苦,让他们在病痛中感受到希望和力量。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叙事护理,它是一种有温度的护理方式,让我们用爱去呵护每一个生命。